3月5日2023配资APP,西安市雁塔区司法局与共青团雁塔区委联合组织了“学雷锋·法治同行”法治宣传服务活动。活动期间,青年志愿者们向群众发放普法“礼包”(资料照片),并积极推动法治知识的普及。
西安市法律援助七彩光暖心服务驿站的公益律师王娟回忆起自己3月的忙碌日程时表示:“我们的工作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要通过社区普法、法律咨询等形式,推动法律援助从‘救火’到‘防火’的转变。”她强调,每一位法律援助工作者,不仅仅是法律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弱势群体权益的守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推动者。
近期,陕西省的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利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的契机,将雷锋精神与司法惠民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校园、乡村和企业车间,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援助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法律援助机构有效提升了群众对于法律援助的认识,包括申请渠道、条件及相关事项,引导公众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用法治的光辉温暖人心。
展开剩余65%法律援助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也是弱势群体的“保护伞”。全省法律援助机构聚焦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农民工等群体,通过精准服务织就法治保障的网。
在“银发守护”方面,西安市新城区法律援助中心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开设了“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法律服务;在为祖国的花朵撑起法治的晴空方面,西安市法律援助七彩光暖心服务驿站组织律师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此外,不少法律援助机构通过“智慧化”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帮助更多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市民李荏婷表示:“上次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给我推荐了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手机上一点就能办理很多法律业务,还可以视频咨询,特别方便。”如今,不仅她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们也都在使用这个“手机律所”。
针对农民工欠薪、劳动纠纷等民生问题,陕西省法律援助机构构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体系。在线上,通过陕西法律服务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平台开设劳动维权“云窗口”,全年无休地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与维权指导;在线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精确提供法律帮助。例如,榆林市横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案例剖析法规解读”为欠薪群体量身定制“劳动维权路径图”;铜川市法律援助中心将法律服务与“春风行动”招聘会结合,现场为求职者解答劳动合同及权益保护等问题;延安市宝塔区法律援助中心则通过法治展板、情景互动等形式向新就业群体与残障人士普法,让红色精神与法治实践结合,推动革命老区法治建设。
此外,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也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法治套餐”等内容丰富的服务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西安市莲湖区的居民们已习惯每周五下午在社区参与“法律课”,中心组织的志愿者律师定期开展法治宣传与现场咨询,努力让法治阳光普照更多群众。
在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的“心窝窝”集市,法律咨询专区也吸引了大量群众,志愿者律师为大家提供了包括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及个人财产权益等多方面的法律帮助,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数据显示,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期间,陕西省法律援助机构组织了1500多名志愿者,开展了超过400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达到2.8万人次。
“雷锋精神不随时代变迁2023配资APP,学雷锋精神也应是持久的。”省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陕西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将继续以雷锋精神为指引,深入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的理念,使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成为法治为民的常态。
发布于: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网上配资_配资炒股平台_股票在线配资观点